您的位置:首页 > 乐鱼登录入口 > 堵漏材料
剑指MDI 巴斯夫、陶氏两巨头联手施压万华
2025-04-12 | 堵漏材料
产品简介:

  的请求,近日美国特设MDI公平贸易联盟提交了一份请愿书,针对从中国进口的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(MDI)提出了新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申请。根据请愿人计算出的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调查矛头直指中国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,包括巴斯夫聚氨酯(重庆)有限公司、科思创聚合物(中国)有限公司、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、万华化学集团、万华化学(宁波)有限公司。申请范围还囊括在第三国加工后,与上述描述相符的商品,如混合、稀释、添加或去除添加剂等加工操作,即便在目标国家进行此类操作,产品也不会被排除在调查范围之外。而后巴斯夫就此事回应称,其致力于维护公平和竞争的市场行为,依据公司政策,巴斯夫不对未决的司法程序发表评论。

  MDI包括聚合MDI和纯MDI两大类。由于纯MDI需要冷藏,不适宜长距离运输,因此中国出口的MDI产品均为聚合MDI。自2017年以来,美国稳居中国出口MDI的第一大目的地,2024年占国内总出口量的22.26%。2024年,中国聚合MDI出口美国数量达到26.8万吨,出口金额为3.92亿美元(约合28.4亿元人民币)。

  原因在于,2024年美国 MDI 产能为163万吨,难以满足本土 183 万吨的消费需求,约有40多万吨需要从海外进口。反观中国,2024年 MDI 产能达477万吨,同比增长9.2%,占全球产能比重约43.56%,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 MDI 生产国,同时也是美国进口 MDI 的主要供应方。

  数据表明,2022年至2024年,中国聚合 MDI 出口量依次为 98.84 万、104.39 万、120.40 万吨,离岸人民币均价(不含税)分别为 14335 元、11269 元、11895 元 / 吨。而根据美国海关数据,2021年至2023年美国聚合 MDI 进口量为 40.26 万、41.83 万、27.17 万吨,其中来自中国货源占美国进口量比重在50%至76%之间。

  在中国企业中,MDI 行业龙头万华化学占据较大出口份额。近年来,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中国化工企业,凭借自主创新研发,构筑起 MDI 产能、技术及成本的独特优势。产能层面,截至2023年末,万华化学MDI产能为310万吨/年,市场占有率超过30%,位居全球第一。巴斯夫、科思创、陶氏化学和亨斯曼等国际化工巨头是万华化学在MDI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。这也解释了,为何众多化工人认为,此次反倾销“封杀”是针对万华化学而来。

  事实上,中国出口至美国的MDI目前已面临41.5%的高额关税。在特朗普的首个总统任期内,在原有6.5%的普通关税基础上,中国出口至美国的MDI产品自2019年起被加征25%的关税。在特朗普二度当选美国总统后,与其他中国出口美国产品一样,MDI产品自今年2月起又被额外加征了10%的关税。

  MDI 作为化工行业综合壁垒极高的大宗产品,用途广泛,可用来生产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、保温防水材料、涂料、橡胶交联剂等。近年来,随建筑节能保温材料、新能源汽车、白色家电、无醛板材、冷链集装箱、光伏边框等领域消费需求的迅猛增长,市场对 MDI 材料的需求明显提升。此外,MDI 终端产品还大范围的应用于航天、交通、建筑、家电、家居等众多领域。

  今年以来,全球 MDI 行业波澜不断,此前万华化学、巴斯夫、科思创、亨斯迈等全球聚氨酯巨头纷纷宣布对 MDI 产品涨价,有关数据显示,目前聚合 MDI 价格较年初已上涨约千元每吨,在华东市场的报价为1.86万元/吨,年内上涨约3%。

  随着MDI这块成本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下,涂料、化工乃至家电、光伏、新能源等下游产品的制造成本将大幅度的增加,产品价格也随之攀升,进而削弱了这些下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。如何在这场贸易风波中稳住阵脚,突破困境,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,更对全球产业链格局走向起着关键作用。

  隆重推荐您关注2025年3月24日将在上海举办的“2025(第五届)中国新兴用胶市场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论坛”,以及3月25-26日在上海举办的“2025(第二届)中国汽车电子及高端电子用胶粘材料创新论坛”,具体信息如下:

  论坛将重点聚焦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用胶、生物基及可降解胶粘材料等新兴用胶市场进行研讨,部分已确认报告如下:

  会议同期2025年3月25-26日在上海举办“2025(第二届)中国汽车电子及高端电子用胶粘材料创新论坛”,已邀请确认报告如下: